山西千年古寨传承习俗 村民再现唐代“跑马排”

  • 2014-02-22
  • 阅读1037
  • 评论0
“嚯……嚯……”“踢踏踢踏……”“咚咚锵……咚咚锵……”骑马声、马蹄声、锣鼓声,飘荡在村寨上空;小巷里、空地上、房顶上,人山人海里频传叫好声。正月十六,千年古村下董寨“跑马排”走起,这项传承久远的民俗活动让人大开眼界。
  山西省平定县下董寨村是中国太行山里的一个小山寨。不足千人的村寨虽小,但历史却很久远。据民俗专家考证,“跑马排”起源于唐朝时驻扎在附近的军队,随着时代的变迁,逐步演变成一种民俗活动。
  “跑马排”是当地元宵节一系列民俗活动的高潮。每年正月十六,下董寨村的村民会扮成古代军队的信使,骑上高头大马,在一条长100米、宽约4米的古巷中飞奔而过。去年,“跑马排”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  历经千年后,“跑马排”仍然保留着古代行伍的色彩。“‘跑马排’没马鞍也没马蹬,人骑着裸马在大青石山路上跑。要的就是这个劲!”26岁董挥兵一会工夫就跑了四五趟马,翻身下马后,面不改色,气不粗喘。
  这个15岁便开始跑马的小伙子告诉记者,骑裸马的要领很简单:抓紧马鬃,夹紧马肚。“根本不用学,我们这的孩子都是爬上马就跑,摔几次就会骑了。”
  跑马惊险又刺激。记者看到,看跑马的人群站满了4米宽的小巷两侧,跑道更加狭窄。骑手既要跑出速度,又得注意路人安全。这对骑手的体力和技术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因而,摔下马背的事年年都有。当天,开跑半小时内就有两个小伙子从马背上摔下来。在观众的欢笑和呐喊声中,小伙子爬起来,拍拍身上的土,又跨上马背,追赶前面的马去了。
  年轻人跑得欢,父辈们也老当益壮。40多岁的董虎平十几年来一直在“跑马排”中扮演信使角色。他头扎红绸,反穿羊皮袄,身后背着10多斤的串有铜铃的木架。“听老人讲,木架上放得全是十万火急的鸡毛信,所以跑起来一定要快。”说着,董虎平翻身上马,“嚯”一声绝尘奔去。
  “从十五六岁的娃娃到七老八十的老汉,我们村子的大部分男人都会跑马,这个习俗传承1000多年了,从没断过。”村主任李鸿志自豪地说,“我们下一步打算创建专业化、常态化的跑马队,把这个集健身、娱乐、文化于一体的千年习俗传承下去。”

发表评论

匿名匿名

提示: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,